产业新探索、蹚出致富路,来看这两位“兴农人”的奋斗故事

一、许学生:村干部变身致富带头人

产业新探索、蹚出致富路,来看这两位“兴农人”的奋斗故事

许学生,从一个普通的村干部变身为致富带头人,其实是被“逼”出来的:把时光回溯到2020年底,湖泽镇闹洲村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参考多地产业经验,最终确定发展瓜蒌种植产业。前期的调查都准备好了,可却在“谁来种”这件事上犯了难——闹洲村委多次召集村里的种植户、致富能人开会座谈,组织实地调研考察,讲清了扶持政策、分析了市场前景,但由于瓜蒌产业对本地村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一些原本有意向的种植户因种种顾虑最后还是打了退堂鼓。

面临困境,许学生深知“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先干出样”的道理。“村民不种我带头种,让我先来试一试。”

2021年通过“致富带头人+村集体+脱贫户+农户”瓜蒌产业发展模式,他带动37名村民每年务工人均增收1万元,38户脱贫户增加入股分红2.57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7.59万元。

就这样被“逼”着成为了名副其实致富带头人。

今年为了不让耕地抛荒,他又主动担起责任,把村民不种的田地流转过来耕种,一共种植水稻250亩,又一次当起了种粮大户。

同时,为了使瓜蒌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他不但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瓜蒌的管护,以增加瓜蒌的产量,他还在谋划着另一件大事, 新建一个瓜蒌深加工厂,延伸种植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把瓜蒌产业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通过引进瓜蒌深加工厂延伸产业链,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创建自己的瓜蒌籽食品品牌,是许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严小俭:用飞机种田的职业农民

产业新探索、蹚出致富路,来看这两位“兴农人”的奋斗故事

严小俭和父亲一起保养无人机

6月25日,湖泽镇汉塘村农民严小俭应仙女湖区欧里镇白梅村种粮大户罗秋生的邀请,为1000多亩稻田提供无人机病虫害防治飞防服务。满载药剂的大型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按照设定好的路线,来回穿梭,不到一天时间完成喷洒作业,展示了科技助农服务的高效精准。

今年40岁的严小俭,早年在外打工,后因为父亲流转了几十亩土地种田需要帮助,2013年开始从事农业。年轻的严小俭知道种田不能照着父亲的老方法来,单靠人工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规模化、机械化是必然的趋势。

2014年,严小俭流转了200亩耕地,先后购置了旋耕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成为汉塘村第一个实行机械化耕作的种粮大户。规模化、机械化种田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最多时严小俭流转种植了700多亩水稻。此后,除了大型农机,他还建起烘干厂,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之外,为其他种粮大户、农户提供耕种养护、烘干等服务,获取一笔额外的收入。2021年12月,又新购入1架农用植保无人机,通过培训上岗后,他还在抖音上自学病虫害防治、施肥、播种飞防技术,在自己种的田里进行反复试验,一步步成为了行家里手。据严小俭介绍,仅今年就为4500亩稻田提供了飞防服务,植保无人机作业受到种粮大户的欢迎,以病虫害防治举例子,100亩稻田用飞机喷洒只需2小时左右完成,费用在80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现在是农业发展的好时代,采购农机有国家补贴,要学技术有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还可以在抖音上自学,非常方便。”从种粮的单一模式向提供收割、烘干、飞防等多项农业服务转型,严小俭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这个将农业作为终身职业的新型农民,还带动培养同村的袁丽军等年轻人一起投身种粮、养殖等农业产业,为乡村振兴凝聚了人才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7-12 09:55:11
下一篇 2022-07-12 10:00:1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