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掐走两枝兰花被判三缓四

农妇掐走两枝兰花被判三缓四

由于被挖的蕙兰不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此案一审判决引发了较大争议。

全文约3861字,阅读约需6.5分钟

2016年,河南卢氏县农民秦运换因采了3株蕙兰,被卢氏县法院一审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5月25日,新京报记者从当事人和卢氏县法院处获悉,经审查,卢氏县法院认为原判决存在认定事实有误、适用法律错误,决定此案由该院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

新京报记者此前从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了解到,蕙兰尚不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之列。而此案自一审宣判后,争议不断。早在去年4月17日,卢氏县法院就此通过官网发布对此案的情况说明,称对此高度重视,目前正在组织有关人员对案件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将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依法妥善处理,回应社会关切。

农妇掐走两枝兰花被判三缓四

▲卢氏县法院再审决定书。 秦运换供图

━━━━━

农民挖兰草获刑 警方称系“省重点保护植物”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秦运换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2016年4月22日,河南卢氏县男子秦运换在村子附近的坡地上采挖了三株兰草。在返回途中被当地森林公安局查获。经河南林业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秦运换所采的兰草系兰属中的蕙兰。

10月27日,卢氏县人民检察院以秦运换犯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向当地法院提起公诉。后卢氏县人民法院认为,秦运换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蕙兰3株,已构成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且属情节严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秦某一审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新京报记者从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了解到,目前蕙兰尚不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虽然有些专家有提议将蕙兰纳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名录中,但现在因为一些立法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被列入保护对象。”

在国家林业局官网有一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上面收录了近400种植物。随后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里面并没有蕙兰。

农妇掐走两枝兰花被判三缓四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其中未列入蕙兰。 资料截图

对此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表示,目前名录主要是一级或特级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且其中有些只是植物所属的系,还有一些更细化的植物则要问当地林业厅。

河南省林业厅卢氏县森林公安局则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虽然国家名录中没有收录蕙兰,但因为它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的植物,所以被列为河南省重点保护,“现在属于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

农妇掐走两枝兰花被判三缓四

▲蕙兰所在的兰科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资料截图

━━━━━

卢氏县法院组织研究案件 曾判决多起“挖草案件”

▲3D视频农民挖3株兰草被判缓刑,称因“没钱”放弃上诉。 新京报动新闻(ID:xjbdxw)

由于被挖的蕙兰不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此案一审判决引发了较大争议

新京报记者查阅了该判决所依据的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从中可以看出,构成本罪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应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去年4月21日下午,卢氏县法院通过官网发布对此案的情况说明,称对此高度重视,目前正在组织有关人员对案件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将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依法妥善处理,回应社会关切。

农妇掐走两枝兰花被判三缓四

▲卢氏县法院通过官网发布情况说明。 网络截图

新京报记者查阅发现,在秦运换的案件前,河南卢氏县人民法院2016年针对采挖蕙兰的判决还有三例。判决理由均为,因被告人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蕙兰,其行为已构成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而被判刑并处罚金1000-5000元不等。

农妇掐走两枝兰花被判三缓四

▲河南卢氏县2016年针对采挖蕙兰的判决书。 网络截图

━━━━━

再审决定称原判决认定事实有误、适用法律错误

今年5月10日,秦运换向卢氏县法院提出申诉,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请求依法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判决申诉人无罪。

秦运换在申诉书中表示,自己家附近的山上到处都是蕙兰,且有很多养殖蕙兰的专业大户。养殖人员多、数量广、种类繁,因此蕙兰在事实上属于普通植物,且尚未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第二批。事发当天只是出于对花草的喜爱,而不是明知其为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而去非法采伐。

申诉书还指出,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刑事法律对于国际条约的适用必须转成国内法,引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违背法律规定。

5月25日,新京报记者从当事人秦运换处获悉,该案将进行再审。秦运换提供的河南省卢氏县人民法院再审决定书显示,原审被告人秦运换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一案,该院于2016年12月22日作出刑事判决,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经审查,原判决存在认定事实有误、适用法律错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五条,决定此案由该院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的执行。落款时间为2018年5月23日,并盖有法院公章。

卢氏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上述再审决定书于24日交到秦运换手中。目前再审时间尚不能确定,仍需等待进一步通知。

━━━━━

秦运换:兰草随处见 不知是保护植物

5月25日上午,秦运换向新京报记者回忆,事发当时自己并不知道所采的兰草为保护植物,因不懂法律且没钱请律师,于是放弃上诉选择接受判决结果。直到后来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自己其实不违法,便咨询律师进行申诉。

新京报记者:什么时候收到的再审决定?

秦运换:昨天(24日),法院打电话让我去取。

新京报记者:再审什么时候开庭?

秦运换:不知道,法院说具体的还要再等通知,说是会很快,要保持电话畅通。

新京报记者:你现在还能回忆起挖当天的情况吗?

秦运换:那天上午本来是去山上采药,想着拿回家种起来,平时也可以用。但没想到什么也没采着,下午三点多就往回家走了。回家路上看到那个兰草,看着上面开了朵花,还有点香味就采了三苗(株)放在车上。

新京报记者:你当时知道那是蕙兰吗?

秦运换:当时不知道,这个兰草在我们家山头这里多得很,随处见。我从小在这长大,不知道这个东西叫蕙兰。也没见过有牌子立在这,说这个东西不能采。所以采完之后我也不怕别人看见,就放在摩托车上,没放进布袋里。

在回去的路上森林公安局的人发现车上的兰草,把我带走去笔录,又把兰草拿去检验。完事后告诉我这个叫蕙兰,说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当时以为没什么事情,没想到会被起诉告上法庭。

新京报记者:对于原判决结果,你曾表示无异议并缴纳罚款,后为何又决定申诉?

秦运换:法院判决下来之后,跟别人借钱把罚款交了。我一个农民,想着就不上诉了,请律师还得花钱。之前还能出去打点零工,因为缓刑,每个月要去司法所做汇报,现在就只能靠种地。再加上儿子得了病,离不开人照顾。

以前不懂法律,判决下来之后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其实不违法,上网搜,看到有专门做这方面的律师,就联系了,也没有要律师费。

新京报记者:孩子病得严重吗?

秦运换:慢性肾病,三年多了。在家服刑没有收入,每个月去医院给孩子看病,四五千都是从亲戚家借的。本来孩子他妈去年2月份也出去打工,我在家种地,但还要照看孩子,一个人也不行,在外面待了三个月就回来了。

━━━━━

律师:秦运换无犯罪动机不应追究刑责

蕙兰虽没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但却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的物种。那法院在判决时是否可以此来认定秦某犯罪?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表示,中国已加入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包括蕙兰在内的所有兰科植物列入附录I和附录II。该公约第二条基本原则的第四款明确规定,“除遵守本公约各项规定外,各缔约国均不应允许就附录Ⅰ、附录Ⅱ、附录Ⅲ所列物种标本进行贸易。虽然蕙兰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予以保护,但是国际法不能够直接转化为国内法使用,所以,河南农民采挖蕙兰的行为未触犯我国刑法的规定,法院不能够对行为人处以刑事处罚。

“国家林业局已经确认,蕙兰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如此谈不上犯罪的问题,应该启动再审程序。”京师律师事务所王殿学律师也认为,从主观动机上来说,这个判决书没有论述秦运换是如何明知的,直接说采伐了就是犯罪,这个论述是有问题的。只有明知后采伐才可能犯罪,不明知的话不犯罪。如果查不清是否明知,从判决书的情况来看,是在村边的道路上采伐的,一般情况下不会是重点保护植物,一般人都会这么认知,秦某又不是植物学家,显然不大可能明知。从刑法的谦抑性来看,从有利于被告人的角度来看,也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兰花为何需要保护?

“重视兰花的保护,是因为其稀有性和重要性”,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胡光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野生兰花主要依靠种子繁衍,但其种子萌发率很低,加上其生长环境挑剔,野生兰花数量本就不多。不少种类还有观赏和药用价值。比如蕙兰全草能治咳嗽,还有研究显示,兰花的芳香对消除疲劳和降低血压有帮助。

胡光万说,兰科植物还是绿色生物链的重要成员,与昆虫、真菌以及其他植物及微生物有密切联系。比如有些食用兰花花蜜的昆虫,其幼虫靠食蚜虫为生,能为周围的植物除害。

农妇掐走两枝兰花被判三缓四

▲蕙兰。 资料图片

新京报记者 潘佳锟

值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5-23 17:01:36
下一篇 2023-05-23 19:00:35

猜你喜欢

  • 巴黎示威者对阵警方爆发街头大战

    据英国《每日邮报》25日报道,当地时间24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获得连任后不久,首都市中心古老的巴黎新桥上发生了一起警方开枪事件,导致两人死亡一人受伤。 《每日邮报》报道截图 调查部…

    2022-05-02
  • 专家:新冠二次感染风险正逐渐增加

    我国在2022年底放开了对新冠疫情的管控,而在之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各地80-90%的居民都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由于国内人群都对新冠病毒产生了抗体,在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受感染。所…

    2023-04-23
  • 空难后这条玉器街再不见他们身影

    目前 东航客机MU5735的搜救工作正在进行 坠机区域三面环山、山路陡峭 救援人员手脚并用攀爬搜救 在坠机搜救核心区域 救援人员发现了飞机残骸 及失联人员的 钱包、身份证、银行卡等…

    2022-03-27
  • 中国生物:牛痘已封存以备不时之需

    5月22日晚间,中国生物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作为我国生物医药的国家队,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已在消灭天花后,对牛痘进行了封存。   一种被称为猴痘的罕见疾病正在从欧美开始向全球传播,这…

    热门资讯 2022-05-24
  • C罗支持阿根廷夺冠

    卡塔尔世界杯上,C罗与葡萄牙队提前止步1/4决赛,当他离开时无奈落泪,成为了本届世界杯上最令人动容的瞬间之一!很多人感叹,C罗之所以落泪,还是因为他知道再也追不上梅西了,不过,C罗…

    2022-12-19
  • 外交部介绍李辉访问乌克兰相关情况

    今天(5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中方此前发布消息称,将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深入沟通。能否详细介…

    2023-05-18
  • 工人日报评人人都是班干部

    罗筱晓 《工人日报》(2022年09月13日 05版) 据央视网报道,四川宜宾一位小学二年级班主任为班里的51名学生设置了53个班干部岗位。其中既有班长、学习委员等传统职务,也有灯…

    2022-09-14
  • 下班护士跪地救人20分钟膝盖淤青

    “请你们无论如何也要找到这位仗义救人的护士! 她的义举感动了当时在关门山景区的所有游客! 她的容颜比满山的红枫更美!” 这段热情洋溢的赞美,摘抄自沈阳市民张文涛的信。他描述的是这样…

    2023-05-08
  • 沙特千金与约旦王储办皇室婚礼_豪华盛宴热闹非凡

    “他,是中东最古老的君主制国家之一的王位继承人,也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而她,是一位拥有贵族血统的沙特建筑师。”这酷似言情小说简介的开头,是美联社对现实中存在的一对新婚伴侣的描述。…

    2023-06-02
  • 9省份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

    中新经纬4月23日电 (熊思怡)国家统计局22日公布31省份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以22663元稳居“榜首”,北京首次突破2万元关口为20630元。 所谓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

    2022-04-2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