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浮梁:两个“老汪”看新房

临近清明,茶农们又开始了忙碌。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西湖乡磻溪村,村民汪国庆却“顾不上”采茶,因为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忙:“这不刚拿到新房钥匙,正想着怎么装修呢。”

去年9月,汪国庆和其他54户村民一起选到了各自位于浮梁荻湾乡村振兴片区的新房。等今年房子全部弄好后,汪国庆决定把祖辈传下来作茶号的老房子交给村里统一开发:“老房子有的地方已经破损了,如果能够得到修缮,那就是最好的传承。”

为了能在保护中发展茶文化和古村落资源,浮梁县把目光聚焦在了乡村建设上,与景德镇市陶文旅集团签署协议,对相关村落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并将村民集中安置。“我们要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让景德镇的乡村更加宜居秀美。”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表示。

“汪大锤”想砸墙

农民住进安置房,这并不少见。不过浮梁荻湾的安置房里有不少新学问。

“这个房子哪里都挺好,就是隔墙太多。”磻溪村60岁的村民汪新华每天都要围着小区转转,看看哪家的装修又有了新主意。当看到有一户村民已经请工人拆除隔墙时,汪新华也准备砸墙。

刚有了新家就要砸墙,汪新华并不是对房子不满意,而是他和其他村民都住惯了“宽敞”的开间房。“我们当地建房,虽然面积不大,但一进门都喜欢有个宽敞的厅,即便不摆什么家具,也觉得敞亮。”汪新华告诉记者,他们过去对于居住的理解比较“简单粗暴”。

江西浮梁:两个“老汪”看新房

荻湾的新家则不同,不仅楼体的外观建成了联排别墅的样式,而且室内的格局还是经过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设计的。从结构上讲,与农民自建房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了整体框架结构,直观说就是只有四周是承重柱,房屋中间有隔墙不承重,可以拆改。

在设计阶段,专家实地走访后发现,磻溪村不少农户家里人口多、房间数量少,这与城市居民的居住理念有所不同。设计师决定让村民的房间数量多一些,这是汪新华“一进门就看见墙”的原因。

“采取框架结构的好处就是,既可以将房屋功能合理划分,做成四居室甚至五居室,缓解部分农民的住房紧张问题,又保留了拆改空间,充分尊重农民习惯。”项目副经理窦向阳介绍。

“我家人口不多,而且这个180平方米的户型相对小一些,如果当时分到250平方米的,我可能就不砸墙了。”汪新华调侃。

农民自己当“监工”

除了隔墙能不能砸,汪新华还有一处关心的结构——天井。“你看,现在天井用玻璃窗封起来了,这是我们争取的结果。”汪新华向上指了指说。

原先设计师拿出的方案中,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最大化,将楼梯对面难以利用的狭长空间做成了天井,既属于各家范围内,又不算建筑面积,相当于城里买房常见的“赠送面积”。

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时,有的村民对此也提出了建议。

“过去的天井作用主要是采光和通风,再加上地下做好了排水,顶上才可以镂空。新房的天井太小,通风的作用有限,又怕雨水漏到家里,还不如把顶封上。”汪新华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村里也将村民的想法告诉了施工方。

“荻湾的建设与其他项目有很大区别,老百姓就守在家门口,工程有什么进展,‘一传十,十传百’,马上就来‘监工’了,我们也会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的需求。”中铁四局市政公司浮梁荻湾乡村振兴项目负责人杨国庆表示。

汪新华说,他之所以对新房这么上心,也是因为情怀。“比如天井,在我们当地就有很强的的精神寄托。”汪新华告诉记者,过去天井流下的水通过四周的暗沟汇集排出,寓意“四水归源”。汪新华盘算,要用老房置换后多出来的20万元好好把新家装一下。

用乡村建设引导乡村治理

汪国庆是村里的民政专干,平时除了跑跑茶叶生意,也要对村里事务上心。这次村民集体搬家,汪国庆觉得还有一个“隐藏属性”可以好好挖掘利用。

“原来村里地盘太小,每家每户建房,建着建着就建到别人家门口了。”汪国庆说,他现在住的房子最大的弊端就是离前面的邻居太近,几乎没有过道和阳光。

记者看到,磻溪村内道路曲曲折折,这些拐角大多也是为了绕开村民各家地盘凸出来的区域。汪国庆在家门口外面竖起了一个大大的石质屏风,若不是有这个屏风,对门邻居几乎就是“天天见”了。

“乡村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平时的引导是重要一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汪国庆说,搬进新房后,楼间距都被固定了下来,村里也将统一承担起物业的职责,严格禁止私搭乱建行为。

汪国庆将新房的布局描述为“提供了距离感”,在他看来,邻里亲情固然重要,但是生活规范也必须遵守,这也是乡村建设引导乡村治理进步的一种体现。

除了各家门前敞亮,磻溪村村民也告别了跑到屋外上厕所的历史。“以前都是在村里的角落找一块地建茅房,后来改了水冲厕所,但仍然是建在屋外。”汪国庆说,村里即便是像他这样做了点小生意的村民,也时常为如厕犯愁。

荻湾的新房得益于框架结构,每层都设施了卫生间,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跟着“上楼”。

整体布局新村发展

有了新房这个底子,汪国庆也能腾出更多精力放在传承茶文化上。他家老茶号所在的房子建于清朝时期,如今早已成为“杂物间”。

“这个房子保存很完整,等大家都住进新房、老村改造后,我还要把这里好好利用起来。”汪国庆的想法与磻溪村的许多村民一样,大家都希望乡村建设能够给产业发展打开空间。

江西浮梁:两个“老汪”看新房

2019年11月,浮梁荻湾乡村振兴项目(农村产业示范园)被列入江西省重点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中,除了农民的新家,还有发展中心、湖心岛酒店、农贸市场、学校等公共建筑,涉及原先4个自然村的村民,总建筑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

“乡村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与城市项目相比,农村项目需要更加关注建成后农民自身的发展能力。”项目总工程师过华斌介绍,当地政府与施工方联合提出“动”“静”“修”的乡村建设理念,以“生态+时尚+智慧”为导向,按照“一核四村五沟域”的结构布局新村发展。

3月底,755户安置房已经全面交房,4月底,学校、农贸市场项目将相继验收。项目全面建成投用后,浮梁县将充分利用现有高山有机茶、中药材、林下经济作物等农业资源,深度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荻湾打造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带和集“生态、有机、休闲、农旅、科教”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4-02 17:45:29
下一篇 2022-04-02 17:45:3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