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诸位提问,台湾当前的政治人士中,是否存在那些毫无保留、坚决支持两岸和平统一并坚信一个中国原则的呢?在我看来,这样的人确实存在,但在“台独”思潮的影响之下,他们选择了沉默。
然而,总有部分政治人士希望在两岸间为和平发声。他们基于各自的信念或利益,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倡导两岸和平统一,同时向大陆表达其统一的条件与期望。今年年初,前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大陆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
2023年1月17日,连战耗时15年完成的《连战回忆录—我的永平之路》在台湾出版。不到一个月后,2月7日,连战在台北举办了此书的发布会。那场活动嘉宾众多,包括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前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前台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以及现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等。
在发布会上,连战深情地分享了写作这部回忆录的过程和感悟。在这部长达45万字的著作中,他强调:“我坦诚地记录了过去的每一时刻,审视自己的生涯,并希望与大家分享这段经历。我的真心愿望是看到两岸走向和平,实现共同繁荣,使未来的世代都不必再经历战争的苦难。”
然而,连战在书中对两岸关系的见解,未如预期得到大陆民众的普遍赞同。具体来说,他支持两岸进行和平协商统一,但前提是大陆要认真对待“中华民国”的历史与存在。
他明确表示:“要想真正改善两岸关系,沟通与对话是关键。若双方在未来有意加强政治协商,促成和平统一,那么‘真实地对待中华民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对1949年以后在台湾岛发生的历史事件予以肯定。”
不难看出,连战提出的观点与大陆官方的声明是相互关联的。早在1993年8月和2000年2月,中国政府已经发布了《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和《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两篇白皮书,其中详细阐述了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相关策略。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华民族正处于其伟大复兴的浪潮中,现在更具备条件、信心和能力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然而,台湾的“台独”势力还在与外界合作,试图阻碍中国的统一进程。
鉴于此,2022年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及时发布了新的白皮书——《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大陆方面再次通过官方文档重申了其推动祖国统一的决心和策略。
在这篇新的白皮书中,大陆明确阐述了对台湾回归后的安排,并再次强调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仅是我们处理台湾问题的核心方针,也是国家统一的最佳路径。这一策略既展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包容与博大,也充分考虑了台湾的实际状况,保证了统一后台湾的稳定与持久发展。我们认为,在统一之后,台湾可维持与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并依法实施高度自治。‘一国’是‘两制’的基石,而‘两制’则是‘一国’的延伸和实践。我们将持续与台湾同胞联手,不断探索适合台湾的‘两制’方案,并丰富其实践经验。具体的‘一国两制’在台湾的落实方式,会在深入考虑台湾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广泛吸纳两岸各方的意见,并深入关心台湾同胞的利益和情感。”
透过这段声明,不难看出大陆愿意与台湾地区进行深入沟通,这当然也涉及台湾的政治人士。同样,在2023年1月初,中共中央台办和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两岸关系》杂志的第1期中发布了一篇新年寄语,题为《携手奋斗 共创伟业》。
在宋涛主任的新年寄语中,他明确强调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并提出要基于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与台湾各界有识之士展开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祖国的和平统一。
然而,大陆的善意似乎并未被台湾当局所领会。有的人甚至质疑连战的提议是否成立,认为“中华民国已不复存在”。事实上,根据大陆的历史记录,中华民国存在的时间仅为38年,从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孙中山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但到了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国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观点,甚至得到了蒋介石本人的确认。他曾多次制定“反攻大陆”的计划,希望重新掌控大陆。1950年,蒋介石在台湾发表演说,明确指出:“中华民国已经灭亡”。
此段历史并非是空穴来风,详实的证据可以在《蒋总统集》(1959年版)中找到。知名作家李敖生前也多次指出这一事实。在其2004年的电视节目《李敖有话说》中,他公开表示:“中华民国已不再存在。” 李敖进一步解释,他反对中华民国,并认为自己生活在中国的一个省份中。
这种看法源于李敖与当时政权的一段插曲。他曾被蒋介石的政府监禁,关押期间,在其不断的要求下,看守才允许他阅读一些孙中山、蒋介石的著作。
在李敖研读蒋介石的著作时,他偶然发现了一个被遗忘的宝藏,即蒋介石于1950年3月13日在台北革命实践研究院的演讲稿。在该演讲稿中,蒋介石清晰地描述了中华民国的困境,这也让后来的政治家和研究者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
李敖非常直白地解读了这篇演讲,他指出:“蒋介石用‘亡国’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中华民国,不是一次,而是三次。他更进一步强调中华民国已经‘灭亡’。对于外界来说,这篇演讲一直是秘而不宣的,但最终它却出现在了蒋介石的全集之中。”
在蒋介石如此明确地表明中华民国的状况后,难以想象连战会对此毫不知情。他的言行似乎更像是故意避重就轻,或是为了某种政治考量而有所保留。
为了深入了解连战的立场,我们需要回到“九二共识”。在1992年,海峡两岸的代表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这个“中国”指的是什么?对于大陆来说,这无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对于台湾,尤其是国民党,他们更多地解读为“中华民国”。
这种差异性的解读使得“九二共识”在台湾有了“一中各表”的新解。而连战,尽管明知大陆无法接受“中华民国”的存在,他仍然试图在两岸关系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也反映在他的回忆录中。
然而,尽管存在诸多分歧和挑战,连战还是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特别是在2005年,当陈水扁崛起并主张“台独”时,连战毅然决然地访问了大陆,展现了他对两岸和平的真挚期望。这不仅仅是一次和平的行动,更是两岸关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在大陆与台湾之间,尽管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双方的理解并不一致。
马英九、连战等国民党的重要政治人物,不时在公开场合提及“中华民国”,这无疑反映了他们对于“一个中国”内涵的特定解释及其维护的政治认知。显然,这与大陆坚持的“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解释有所出入。
这样的观点也正是台湾复杂政治格局的反映。对于很多台湾民众来说,“中华民国”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名词,更是代表了他们的历史和身份。同时,随着台湾社会的变迁,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觉醒,很多人开始更加认同台湾的独特文化和身份。
考虑到这一点,连战在其回忆录中的表述,可以理解为他在尝试为复杂的两岸关系找到一个平衡点。虽然有人可能会认为这带有某种政治投机,但在实际的政治演绎中,为了达到共识,妥协和平衡是不可或缺的。
最关键的是,不论大陆和台湾如何定义“一个中国”的内涵,最为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沟通和协商,这样才能为两岸找到和平共处的路径,确保该地区的持久和平。